5月3日、5月5日21:20,青海衛視、廣西衛視分別播出絲路會客廳——《古絲綢之路上的“時代新歌”》專題訪談節目,講述中國二冶集團落實國家發展戰略,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發揮央企優勢,發揮“排頭兵”和“頂梁柱”作用,分享中國二冶集團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的國企經驗和中國故事。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8周年之際,中冶集團黨委宣傳部與絲路國際衛視聯盟高端深度訪談欄目——《絲路會客廳》策劃開展中冶集團海外業務系列宣傳專訪。中國二冶集團通過此次專訪,從企業歷史、企業精神、重點項目、企業愿景及目標等方面,向全世界深刻展示中冶人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下取得的豐碩發展成果、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案例,以及中冶人不畏艱辛、勇攀高峰,用精品工程和央企擔當詮釋“中冶人用心鑄造世界”的座右銘。
中國二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永鋒講述了中國二冶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踐行者,以時代責任為己任,鑄就精品工程,倡導綠色共享,為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做出的積極貢獻,實現了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徐永鋒以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為例,講述了中國二冶集團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生態環保”型項目的建設要求,在西北地區經濟建設與發展以及“走出去”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環保優先,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傾心竭力干好每一項重點工程,如期實現設計意圖,優質實現產品功能,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為國家和人民建設綠色美好家園的央企故事,展現了中國二冶集團的央企風范。
中國二冶集團成立于1956年,六十余年來,中國二冶集團始終以強企報國為己任,充分發揚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蒙古馬精神”, 先后承擔了包鋼、寶鋼、武鋼、首鋼、太鋼等幾十個大型冶金、有色、礦山工程,足跡遍及全國,為新中國冶金工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作為國家基本建設的主力軍,中國二冶聚焦公路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層建筑、中高端房建及棚戶區建設以及工業工程等領域,積極拓展城市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水環境治理等新興產業領域。近年來,中國二冶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絲路沿線地區承建了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甘肅通定、定臨高速公路等多個項目,為西北地區經濟帶的發展建設以及促進雙循環格局起到了積極作用,充分展現了中國二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優秀的企業文化。中國二冶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在國家重大自然災害和關鍵時期發揮著央企的頂梁柱作用,承擔了新疆地區保障房及高架橋、銀川二中、固陽翡翠城、包頭校安工程、包頭市北梁棚戶區搬遷改造安置房工程,接手米蘭春天和萬和城房地產項目后續工程的建設等一大批關系民生工程的建設,用精品工程和央企愛心詮釋了大愛無疆的深刻內涵。
中國二冶集團早在80年代和90年代就援建或承建了俄羅斯、蒙古、伊拉克、冰島等大型工業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2019年2月,中國二冶與北京建誼簽訂了中國--白俄羅斯科技成果轉化合作中心鋼結構項目。該項目位于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區,是國家“一帶一路”引領下的海外項目,也是中白工業園區標志性建筑。2019年4月21日,中央電視臺CCTV4國際頻道《中國新聞》以《中白工業園:打造高科技園區 體現高質量發展》為題,報道了中國二冶參建的中白工業園工程,展示了中國二冶集團作為央企的綜合實力和責任擔當。2020年11月2日,中國二冶中標的蒙古烏蘭巴托住宅項目是近年來中國政府最大的對外援助單體項目,對中蒙兩國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和諧建設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中國二冶集團將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指引,以“一帶一路”簽約項目為主導,創新開發模式,謀求借船出海,敢于破冰試水,進一步發揮央企作用,承擔央企責任,在中冶集團“做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新興產業領跑者,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戰略引領下,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中國二冶集團甘肅分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力海通過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建設、定臨高速胡麻嶺隧道施工難題、捐建定西市臨洮縣漫洼初級中學等故事,與嘉賓分享了中國二冶集團實施綠色建造,主動發揮央企優勢、踐行央企力量和責任擔當,全方位多角度開展精準脫貧幫扶、搶險救災、支援鄉村教育建設,回饋社會、奉獻愛心的平凡故事。講述了二冶建設者在“走出去”戰略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以及二冶人在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的擔當與風采。
據了解,絲路國際衛視聯盟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省委外宣辦、省外辦、陜西廣播電視臺聯合發起,囊括了陜西衛視、寧夏衛視、東南衛視等國內八家衛視,以及印度、意大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絲路沿線國家的十余家主流電視臺,節目以"挖掘建設亮點,傳播絲路精神"為宗旨,為聯盟成員單位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合辦頻道、節目播出、信息共享等方面搭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信息資訊交流平臺。